5月28日据报道,有关日本茨城县东海村的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加速器实验机房J-PARC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调查有了最新进展。
据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HighEnergyAccelerator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KEK)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本次事故很有可能是由于调节质子束输出装置的电源出现故障,从而引起异常。
27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暂将这次核泄漏事故等级从国际核事故分级系统(INES)8级中定为倒数第2级的水平1(泄漏)。
截止目前,当时在实验装置附近的所有55人都已接受了检查,受到核辐射的人数上升到33人。
J-PARC系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与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共同运营。事故发生时,KEK正在做基本粒子发生实验。据KEK透露,驱动电磁石的电源发生故障,而电磁石是用来控制加速器的质子束。据称,部分电源装置是使用了从其他加速器上拆下来的旧电源,这些电源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旧电源。因没有预算,只好将就使用这些旧电源。
电磁石一旦无法正常工作,就会释放比通常多很多的质子束。金属一遇到强烈的质子束,就会高温蒸发,放射性物质便会飞散到周围,事故中的研究人员正是吸入了这些飞散开来的放射性物质。